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黑榜

· 涉事水产批发商称,虾是从广东进的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5-07-17 08:13 来源:本站  作者:use   点击量:166次

  7月13日,温州市民郑女士,在瑞安南门农贸市场花了100元购买了3只大虾。回家清理虾壳时,发现大虾体内有不明胶状物。随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摊贩称问题虾系从苍南批发来的,自己也是第一次遇到。

  昨日,记者获悉,针对“注胶虾”事件,苍南市场监督管理局、苍南警方也都介入调查,涉事水产批发商称,虾是从广东湛江购入的。

  温州市区的农贸市场也有“注胶虾”

  瑞安“注胶虾”事件曝光后,7月14日上午,温州当地媒体记者,来到市区的大南门农贸市场,购买了一批同类型的大虾。

  记者在一水产摊位买了几只大虾,这些大虾的售价在90-95元一斤。据摊主介绍,这些虾都是野生的。在记者挑选的过程中,店主多次提醒“不要用力捏,把虾的头弄坏了,不买也得买”。

  随后,记者到位于该市场另一家水产摊位同样买了几只。记者将买来的这些虾剥开后发现,两家摊位的虾里均出现像“注胶虾”报道中的虾体内出现胶状物的情况。

  专家称胶状物不大可能来自虾的内部组织

  当日下午,在大南门农贸市场,面对记者的质疑,一名摊主说:“这是虾的白膏。”

  对于水产摊主所称的“白膏”一说,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所长谢起浪说,虾里没有什么“白膏”之说。除了一些虾的虾卵会暴露在体外,虾的腺体是包裹在虾里的。这种在虾头部、虾身上发现的透明胶状物,不大可能来自虾的内部组织。

  谢起浪说,他从事水产工作30多年,这种把胶状物注入虾的事,闻所未闻。如果注胶是为增重,然而虾的个头小,注胶又能增重多少,也许大型的虾重量可能会有所增加,可占比也是很少的,如果是为卖相好,防止解冻后虾会干瘪,其实冻虾解冻后也不会干瘪到哪里去。给虾注胶,耗去人工费不说,销售时很容易被发现,这种做法太愚蠢了。

  涉事水产批发商称,虾是从广东购入的

  记者了解到,“注胶虾”问题曝出后,苍南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地最大的水产市场,开展统一检查、抽检。

  苍南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大队长张加雨介绍,7月14日,稽查大队与苍南市监灵溪分局共同对浙福边贸水产城展开统一检查、抽检。与“注胶虾”同品种的虾,在水产城并不多见,当晚找到一家有卖的,也剥开来看过,但肉眼看不到胶状物质。他们抽检了部分样品送检。

  记者从苍南市监灵溪分局了解到,他们已经约谈了涉事“注胶虾”的批发商,该批发商说,这批虾是从广东湛江购入,托运到苍南贩卖的,他不承认自己对虾注胶。

  目前,苍南警方表示已经关注“注胶虾”的情况,并已展开前期调查。

  延伸阅读生产销售“注胶虾”或触犯法律

  对于“注胶虾”一事,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的邵见娣律师表示,生产销售问题虾或触犯《食品安全法》。

  此事中若销售的虾中添加的物品导致虾不符合卫生标准,且该行为已经产生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若生产者、销售者在虾中掺入的是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若生产者、销售者掺入的物品为可食用物品,但其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这些行为都是触犯《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的。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