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故居
彭
彭德怀故居
德怀故居位于乌石峰麓的彭家围子,总面积350平方米,原为几间茅屋,1925年故居实在无法居住,1925年至1927年,彭德怀用在湘军担任连长、营长时的薪金,由胞弟金华、荣华所建。故居座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粉墙黛瓦,是彭德怀投身革命后在乡唯一长时间活动的场所。
1961年,在此共居住了34天,接待来访干部群众2000余人,并在故居拟写了5份农村调查材料交党中央、毛主席参考。故居西厨房是埋藏彭总1962年给党中央“八万言书”手稿的地方,同时故居也是彭德怀大弟金华创建中共彭家围子地下党支部的主要活动场所。
铜像广场
铜像
铜像广场
广场,面积2500米,彭德怀铜像高高矗立于中央,像高5.1米,连基座8.1米,寓意彭德怀元帅是我军的缔造者之一,基座为花岗岩山峰状造型,寓意彭总与山河同在,与故土相连,又以花岗岩凹凸不平的外形寓意彭总坎坷的一生。
德怀亭
德怀亭位于乌石峰虎形山脊,1998年10月建成,亭高10米,八角围檐,雕龙画菊,背依乌石峰,前眺纪念馆。德怀亭原址在山麓,1988年新加坡华人陈成福先生捐币1万元,县人黄半耕捐币5000元所建,亭高八米,六色角檐。1998年德怀墓选址在这里,遂迁建山脊今址。
德怀墓
乌石峰
德怀墓
山下的彭德怀墓,当地百姓称为“虎口”之地,占地约1000平方米,墓体高约5米,宽7.4米,呈棱形,墓体与墓基成76度的夹角(彭总于1974年去世,享年76岁)。
墓体与墓基相交底边长1.898米(彭总生于1898年)。墓碑为黑色花岗岩棱形造型,墓墙是花岗岩长城造型,暗寓彭德怀有棱有角的独特人格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苍松翠柏,庄严肃穆。
乌石峰远景
这里曾是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地方首领、“两湖参政”易华的大本营。易华劫富济贫,疏才仗义,后人祭祀他,在乌石峰顶建祠立庙。彭德怀早年受易华思想启迪,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了一代伟人。
湘潭地方史
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建立组织和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先进青年,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湘潭人民发扬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牺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年代,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湘潭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毛泽东故乡的崭新形象而不懈地努力奋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凯歌。
为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配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纪念馆举办了“中国共产党湘潭地方史展览”。此展为湘潭本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人民更好地了解湘潭地区党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