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宫山如不到金顶看日出,就会留下终生遗憾。由宝莲洞向右行驶,经过石林,绕过一段丛林便到了天梯。左面是万丈深渊,头上是悬崖峭壁,一块朽木板成了到达金顶的必由之路。所幸生有古藤悬浮,游客
可以攀藤登梯而上,传说心肠不好的人走到这儿就会两腿发软,只好打道回府。离金顶只有一步之遥,便会看到一座乱坟,这就是唐洪海升天的地方。据当时目击者的记载:此坟形状特异厂下粗上细似—倒置的陀螺,上搭十几层红布。两旁竖有红木杆,杆头置一红木升子,周围横七竖八丢着六七个空酒瓶和一碎罐头瓶。
离开坟岗只几步就到了金顶,《砖坪县志》上说:“顶上有方池,大旱不涸”。方池年久失修,只是一块平地,成为游人指点江山的检阅台。不论是登上高山之巅,还是身临大海之滨,观赏日出都是人生一大乐事。古今中外,不知多少名人志士,用尽笔墨,描绘激动人心的日出盛况。数年前有一省台记者曾在他的长篇游记中写道:这是最虔诚的时刻,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东方峰峦与天相接的部分,静声屏气,默默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见鱼肚白色慢慢被嫣红所浸润。接着,山尖上便闪出一线金黄,很快形成半圆,一眨眼便是一个浑圆,火球似的跃跃而起,光辉也随之进射,颜色悠忽千变,先朱红,后橙黄,再淡紫,最后变成赤红,灿烂透明,如高炉里沸腾的钢水。
有山无水衬不出气度,有水无山显不出精神。从岚河中游向左溯溪而上,两岸桃红柳叶绿,烟村四五家。一线清流藏头露尾在浅沙石罅中钻行,漾漾然泻珠漱玉,潺潺焉濯浴净心。水中的石头全是火山岩溶形成,尽管铁骨铮铮仍叫岁月打磨成冷却了的馒头。这石就是凝固的火,沉默的光,是冷静着的热情。水中的小石子儿,个个花纹绮丽,只只光滑鲜碧,像山水缩微,似星星点灯。
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树有多秀。南宫山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仪仗队般比肩接踵,或伟岸,或博大,或
苍劲,或婆娑,百态千姿,风情万种。树与树之间几乎被巨大的藤蔓和气根充塞了,不知名的古树巨藤,野花闲卉似乎都能讲述一段远古的故事。林中徜徉,满耳鸟语,或圆润,域清丽,或嘹亮,或低沉,似晶莹的露珠从树叶上滑落,似光洁的珍珠在玉盘中滚动。这里有我国独有的毛冠鹿,美丽的金猫,机智的岩羊,灵巧的灵猫,笨拙的狗熊,贪吃的野猪,绚丽的金鸡,红艳的朱雀及画眉、八哥、猫头鹰、啄木鸟、金丝鸟、喜雀等。只要来到这里,就可以感受到原始的含意,能生发出拥抱自然的情绪。
林中的奇藤异木实在让人要对造物主肃然起敬,脱皮树脱下一身戎装,展示着光滑硬朗的胴体,似在参加健美比赛;痒痒树被风一吹,浑身抖动,笑容可掬的憨态让人忍俊不禁。别说藤缠树是一种恩爱缠绵,树枯藤旺的现实让人作另一番思考。沿山道西行,过南天门便发现一棵遭雷击的千年古树,树上长树,怀抱子孙,枯死数载又逢春,堪称一绝。躯干二人合围,高十余丈,树冠虽已谢顶,但身上如袋鼠般护佑着数十种小树,叫得上名的有野樱桃、鸡骨头、铁麻柳、三角枫、青椴皮。此树1966年枯死,1978年复生,是巧合,是因缘,全凭参拜者自己去领悟了。